8月19日,香格里拉論壇(第四屆)舉行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世界的“香格里拉”具象化實踐專家訪談。來自全國生態保護、文旅實踐、產業創新、國際傳播等領域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深入探討香格里拉生態人文資源的活化利用、產業融合路徑及全球傳播策略,推動“世界的香格里拉”從概念走向實踐。 羅朝峰、張衛東、彭山、許思思、李燕蘭、苗有發等出席。 訪談活動中,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專家周偉國指出,香格里拉的獨特價值體現在雪山草甸與藏式村落的空間協同等細節之中。他認為應通過“低干預式設計”保留原生植被,嵌入傳統農耕元素,回歸“人隨自然節律而居”的本質生活。另外,香格里拉作為“高原生態實驗室”,其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社區共管模式可為全球生態旅游提供“中國方案”。 麗江玉龍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和獻中提出,香格里拉品牌核心在于“純凈生態+多元文化+慢生活哲學”。他透露企業在迪慶布局項目,看重其作為大香格里拉旅游區“窗口、目的地、集散地”的戰略地位,未來將通過串聯滇川藏跨境旅游線路,強化輻射效應。 北京云南企業商會會長陸學偉主張“以敬畏之心傳承文化,以創新思維重構體驗”。他計劃借鑒成功經驗,在香格里拉打造“藏文化活態博物館”,通過非遺工坊、星空營地等沉浸式場景,讓游客深度參與在地生活。 寧夏夏木葡萄酒有限公司等企業法定代表人張湃以香格里拉酒莊為例,闡釋“在地性”實踐:建筑采用藏式石木工藝,葡萄種植融入傳統輪作體系,打造“釀酒+游牧體驗+生態研學”復合場景。他建議依托高原特色資源,開發有機青稞制品、藏藥芳香療法等“可帶走的生活方式”,使游客成為“生活方式共建者”。 五洲傳播中心對外傳播中心主任李緬認為,香格里拉最具全球感染力的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日常”。她建議通過國際聯合制作紀錄片、參與海外電影節等方式,以“小切口、深情感”敘事傳遞真實質感,避免過度符號化,聚焦生態保護、女性非遺傳承等兼具普世價值與地域特色的議題。 省級部門有關領導、全國各行業專家、企業負責人及媒體代表參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