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江縣開展藍莓標準化生產。記者 張彤 攝 投資洼地 蓄勢發力 隨著全省現代農業產業規模的迅速提升和市場價值的不斷顯現,更多具有敏銳市場意識的企業開始投身農業,以資本雄厚及市場營銷能力強大等優勢,進一步提高了云南農業的組織化、科技化、品牌化和深加工能力,有力地推動了全省高原特色農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2015年,通過建立農業招商引資項目庫等舉措,全省農業招商到位資金261.2億元,同比增長35%。與此同時,通過政策鼓勵、項目支持、跟蹤服務等多種方式,我省切實加大農業龍頭企業的培育扶持力度,全省縣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達到了3060戶,其中,省級以上重點龍頭企業達697戶。全省農業龍頭企業完成銷售收入1350億元,同比增12%。 在努力加快產業及品牌建設的同時,云南高原特色農業的市場開拓工作也不斷加碼,精準發力。2015年12月8日,一場主題為“云南特色·冬農魅力”的云南高原特色農產品展示會在北京全國農業展覽館隆重舉行,花卉、蔬菜、水果、普洱茶、螺旋藻、咖啡、食用菌、魔芋、三七、天麻等1000余種具有云南特色的優質生態農產品,受到北京市民和來自海內外的采購商青睞。 為了加快“走向全球”的步伐,2015年,我省相繼組織開展了云南高原特色農產品泰國、土耳其、香港、澳門等一系列專場推介活動。全省農產品出口額突破30億美元大關,同比增長7%,穩居西部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潮中,越來越多的個人、合作社和企業開始發力“互聯網+”,越來越多的高原特色農產品借助互聯網走出大山,走向全國,像一片五彩繽紛的花朵,在全國消費者心中絢麗地綻放。云南高原特色農業在指尖上采擷,在寬帶上增收,在鍵盤上小康的時代悄然來臨。 記者 楊建華 王淑娟(云南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