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壓力驟然增大 孩子和父母聚少離多 集中辦學也造成后遺癥 學生們和家長乃至部分老師都從集中辦學中獲得了好處,但事實上,學校的管理壓力以及孩子與家長聚少離多的矛盾則凸顯了出來。 矛盾1 老師既要教學還要當保姆? 說到教育體制改革集中辦學,州辦高中,縣辦初中,鄉鎮辦小學,村辦學前班,其實最有實惠最為高興的還是學生家長。集中辦學孩子們一日三餐吃的營養餐內容豐富,這些飲食結構的調整對孩子們的健康非常有利,而一些條件比較差的家庭一日三餐根本無法與學校的伙食標準相比。但同時一些問題也出現了,由于將家長必須承擔的責任與義務全部轉嫁給老師,導致老師們每天變成了既要當爹又要當媽的保姆,許多老師上一天課下來往往感到身心疲憊。 建塘鎮納赤塘學校的老師介紹,我們學校有1300多人,低年級的學生有20多個,幾乎每個孩子都會出現夜間尿床的情況,所以每天早上生活指導老師必須為他們曬洗衣被,還有的學生一旦到晚上,就會為想念父母而哭鬧不停,每當這個時候老師們就變成了十足的保姆。 矛盾2 家長的責任全轉嫁給老師? 除了平時學生們的學習和生活,最讓老師們揪心的還是周末接送孩子的過程,因為鄉下路程遠,道路崎嶇不平,有的還是比較陡峭的山路,老師們非常擔心交通安全,因為學生們的交通安全與學校老師的責任義務完全掛鉤。鑒于上述情況,目前香格里拉所有的學校周末家長接送學生,當地交警參與交通管制,學校采取家長簽字以后才準學生放行。由于目前集中辦學各個鄉鎮都有鄉鎮衛生院,學校就可以與當地鄉鎮醫院簽訂安全用藥、安全住院等協議,學校一旦出現疫情當地醫生可以立即就位。 長期在鄉下從事教育的小中甸鎮的和老師告訴記者,其實目前學校集中辦學幾乎所有的學生家長可謂實現了生產力徹底解放,學校包攬了所有的責任與義務,老師負責學生一日三餐和起居,如果還不能提高老師的工資與獎金,恐怕將來愿意當老師的人會越來越少。 矛盾3 低齡學生和父母親情難培養? 年齡稍大的孩子還好,可一些低年齡的學生經常哭哭啼啼,有的還尿床。于是,有人擔心,如果將這些低年齡段的學生統統集中到鄉鎮中心完小,就會造成學校管理的困難,與此同時孩子與父母的親情就會變得疏遠,擔心長大了沒有親情感。 一名孩子的母親向記者反映:集中辦學雖然好處比較多,但也不能搞一刀切。教育還是先要從親情、友情、鄉情上培養,所以,集中辦學應該限于小學四年級以上的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