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機遇 大干快上突破瓶頸 在中國西南滇、川、藏結合部,有一個被譽為“人間仙境,世外桃園”的地方,這里是世界自然遺產“三江并流”腹地,也是聞名于世的人間天堂香格里拉所在地——迪慶藏族自治州。 千百年來,地域封閉、交通不便使這片雪域高原保持著自然、神秘的本色,山高谷深、草原廣袤、青稞肥美,造就了這里壯闊的自然風貌和獨特的人文風情。 但雪山峽谷海拔差異較大,地形地貌復雜的自然環境客觀上隔阻了人們與外界交往溝通,實現同步發展的步伐。交通滯后成為嚴重制約和影響迪慶經濟社會跨越發展的一大瓶頸。 要想與全國、與全省一起邁進小康,道路不暢是不可能的。一直以來,迪慶州委、州政府視交通建設為全州經濟社會發展的大計、推動群眾走向富裕的大舉、改善人民生產生活條件的大事來抓,千方百計籌資金、找項目,加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2009年,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財政部逐步有序取消還貸二級公路收費實施方案的通知》精神,云南省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在建二級公路有關事宜的通知》,迪慶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視這項工作,及時成立專門機構,積極向有關部門爭取包括維德油路在內的建設項目和前期工作。 2009年9月24日,云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正式批準維德二級公路改建報告,這條公路的建設提上了日程。 維德二級路公路等級為二級,設計時速每小時40公里,路基寬8.5米,最大坡陡7%,公路總里程263.7公里,總投資為54.7億元,路線始于維西縣塔城鎮,經過拉柱、白濟汛、葉枝、燕門、云嶺,止于德欽縣的升平鎮。為了能讓項目盡早開工,迪慶州政府與華能瀾滄江水電公司簽訂協議,由華能瀾滄江水電公司投入項目總投資的25%作為項目資本金,確保項目順利啟動和按時開工。 2009年12月24日,伴隨著轟隆的禮炮聲,維德二級公路正式拉開建設大幕。 搶工期 管理之中凸顯效益 維德二級公路自建設以來就一直牽動著州委、州政府的心。 為確保項目順利進行,迪慶州政府組織成立了以副州長余勝祥為指揮長的維德二級公路改建工程指揮部,并從各單位抽調政治強、業務精、技術過硬的領導及骨干人員到指揮部開展工作。州委、州政府領導經常深入施工現場視察指導工作,州人大、州政協多次組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到工地沿線視察督導。省交通運輸廳、省公路局領導及專家多次到施工現場檢查指導工作。 齊心協力辦大事,指揮部工作人員一進入崗位就以極大的工作熱情投入到項目的前期立項、審批及項目融資、征地拆遷等具體工作之中。之后的每一項工作也都在指揮部的周密部署、細致安排下緊鑼密鼓地進行著。 精心組織,科學設崗。維德二級公路改建工程指揮部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實行二級管理模式,即由總指揮部、分指揮部兩級進行管理建設。總指揮部下設辦公室、工程技術處、計劃合同處、安全環保處、質量與物資管理處、財務處;三個分指揮部分別為維西段分指揮部、沿江段分指揮部、德欽段分指揮部。總指揮部、分指揮部充分發揚“嚴謹務實、嚴謹創新、廉潔高效、優質環保”的精神,加強領導,嚴格管理,保證了工程的質量、進度和效益。各合同段中標施工單位也相應成立項目經理部,中標監理企業設立項目監理部進行統一駐地監督。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科學管理格局。同時,指揮部還成立了臨時黨支部,制定了各項規章制度,規范內部管理。 堅持原則,嚴格招標。項目能否順利實施,招投標工作是關鍵。為認真開展招投標工作,2009年6月29日,州政府成立了二級公路招標監督委員會,對項目招投標工作進行指導和監督。2009年9月29日,經省人民政府批準,維德二級公路采用邀請招投標方式,并委托云南典放工程招投標代理有限公司招標工作。在指揮部的有力領導下,工程監理招標、材料供應招標和施工招標嚴格遵守交通部《公路工程施工招標管理辦法》的規定,按照發布招標通知、發售資審文件、資格預審、投標、開標、評標、定標的程序進行。整個招標過程體現了“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全線7個施工監理標、19個路基工程標、11個路面工程標、6個綠化工程標、5個交通工程標、1個隧道機電工程標、8個材料供應標順利完成招投標。 完善制度,明確責任。在工期緊、投資大、任務重的情況下,如何保證工程質量,向州委、州政府和全州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指揮部全體人員深知,只有從制度建設入手,使項目建設規范化、標準化、制度化,才能確保工程質量。為此,指揮部制定出臺了工程質量、工程進度、工程費用、工程變更、試驗檢測、安全生產、環境保護、廉政建設等10多項規章制度,并加強監督管理力度,確保各項制度執行到位。 兩年來,建設工地上,“比質量,學精神,搶工期,超進度,保安全,重環保”的工程建設高潮此起彼伏,各處建設工地上,挖掘機、推土機來回穿梭,處處機聲隆隆,一片繁忙的工作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