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洪程 “杜社長,你休息吧,這些活路我們來干,你指導指導就行了。”在維西縣保和鎮拉河柱村老鴉樹村民小組的68名青壯年正忙著清理側溝,清理進村公路兩旁的環境衛生的現場,青年蜂振忠關切地說。 “天氣冷,干點活就暖和了。”杜社長說。 蜂振忠說的“杜社長”是誰?是維西縣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杜俊。杜俊不是扶貧工作隊員,為什么被群眾稱為“杜社長”呢?這得從今年3月說起,杜俊受單位派遣來到扶貧掛鉤村拉河柱村老鴉樹開展工作。這位生在農村,長在農村,長期工作在農村的年輕干部很善于做農業農村工作。他首先做的工作就是調查研究,真正把群眾所思所想所盼裝在心上。走完68戶人家之后,杜俊綜合了群眾意見有兩大方面:一方面是隨著蔬菜基地的擴大,用水量的大幅增加,原先建成的飲用水工程已經滿足不了群眾生產生活需要,群眾飲用水難的問題十分突出;另一方面是村里的道路、排水溝、排污等設施建設滯后,成為創建“最美村莊”的“攔路虎”。 “群眾的愿望就是我們努力的方向。”杜俊在老鴉樹召開的黨員大會上說,“現在,群眾對飲水難、行路難、污水橫流等問題反映強烈。我們共產黨員要在解決突出問題中發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我建議,用民辦公助的方式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緊接著,杜俊向大家宣讀了關于解決老鴉樹村民小組飲水難、排污設施滯后等問題的實施方案。 與會黨員表示,一定帶著群眾投工投勞完成工程建設。 為充分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杜俊與社干部一起利用晚上時間召開了群眾大會,充分聽取群眾的意見建議,拿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我感到最欣慰的是,通過耐心細致的做工作,我們得到了群眾的大力支持,有了群眾的支持就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杜俊在日記中寫道。 6月12日,老鴉樹水利扶貧攻堅戰打響了。全村68戶,每戶出一個勞動力,分成4個小分隊,每個小分隊由黨員中的社干部擔任分隊長,并由分隊長將任務分解到各家各戶。輸水管道全長3800米,其間要穿過懸崖峭壁,施工難度很大。 |